1933年初,蒋介石调集了第十八路军、第十九路军和粤军第一军等反动军队,向福建、赣南、粤北等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四次围剿。中央苏区的物资和人员紧缺,形势极为严峻。
郑梅莲在家中焦躁地来回踱步,神情忧虑。不一会儿,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。她的小儿子黄开湘从马上飞身而下,快步跑进屋里,跪倒在母亲面前恭敬地说道:“娘,儿子要走了,等革命胜利,我一定回来孝敬您!”话音未落,他便匆匆整理行装,迅速离开,奔赴中央苏区支援革命。
这是她唯一幸存的儿子,此前她共有五个儿子,前四个早已英勇战死在前线。郑梅莲心里明白,黄开湘也许再难回来陪伴她了,但她无法预料儿子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贡献,同时也险些背负逃兵的污名。
展开剩余89%1901年,在江西弋阳县漆工镇黄家村,一个男婴呱呱落地,这是黄家第五个儿子,父亲给他取名黄开湘。随着时间流逝,黄开湘渐渐长大。那个年代,贫苦农民的孩子想念书极为困难,黄家认为学一门手艺才有饭吃。于是黄父送他学箍桶工艺。
不久,黄开湘技艺渐成,开始挑担在十里八村间走街串巷,以手艺维持生计。闲暇之余,他热衷习武,经常拜访各村武师,吸收各家武艺精华,练得一身强健肌肉。拳脚功夫有所成后,他又开始练器械,尤其擅长使用一把铁斧头,招式多变灵活。
1926年初,黄开湘从母亲口中得知表哥回来了。表哥方志敏比他大两岁,住在隔壁湖塘村,儿时感情深厚。后来方志敏考入外地学堂,见面机会渐少,1919年后一直未归。听说表哥归来,黄开湘高兴得眉开眼笑,计划在次日闲暇时好好与他叙旧。
表哥方志敏此行目的是创建中共漆工镇小组,传播共产主义思想,发动农民运动。两人重逢时,相互几乎认不出:方志敏文质彬彬,仿佛书生;黄开湘却精神焕发,满身练武气息。但儿时的情谊迅速消除隔阂,方志敏热情地拉他进屋畅谈。
交谈中,方志敏向黄开湘透露自己已加入共产党。黄开湘虽然听过“共产党”一词,但不明其具体意义。方志敏耐心解释这是帮助穷苦人的组织,讲述北方俄国的革命经验,令黄开湘深受触动。二十余年来,他看着各种政权轮换,百姓生活愈发困苦,却从未见过有人真正帮助他们。
从那以后,黄开湘常去方志敏家,聆听他讲述共产党发展历程。随着来访者增多,黄开湘结识了许多进步青年,逐渐深入了解共产主义事业。1926年5月,方志敏赴广东参加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,数月后回乡。
这段时间,黄开湘发现表哥常常愁眉不展,便主动询问。方志敏坦言,自回乡以来,组织了漆工镇中共小组,成立弋阳县青年社,还创办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《寸铁》。但更艰巨的是,要在弋阳八九十个村建立秘密农协会,为革命做准备。
尽管国共合作尚存,反动势力早已暗中部署,汪精卫和蒋介石手下严防共产主义传播。漆工镇党组织艰难建立,更不用说深入村庄了。方志敏苦笑着透露困境,黄开湘沉思片刻,拍着大腿豪气说:“这不简单!这事交给我!”
方志敏疑惑,黄开湘则兴奋讲述计划:作为箍桶匠,四处奔走,敌人习惯了他的身影,不会怀疑他是革命消息的传递者。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份秘密发展农协。
方志敏拍着他的肩膀称赞:“你真有办法!”从此,黄开湘仍然挑担四处奔走,但心思已不单是赚钱。数月后,近百村庄秘密农协建立,农民运动如火如荼,他的四个哥哥也加入抗争。
经过一年考察,方志敏确认黄开湘对共产主义事业热忱,亲自介绍他入党。1927年3月,赣州惨案发生后,方志敏一行赴武汉国民政府请愿。4月,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;6月,方志敏被驱逐,化名潜回;7月,汪精卫发动“七一五”政变,反动派露出真面目。
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必须用枪杆子争政权,纠正错误,发动南昌、秋收起义。1927年8月至1928年2月,方志敏组织弋阳秋收起义和弋横起义,黄开湘积极参与,成为急先锋。
虽因反动派镇压,起义失败,弋阳县党组织转入地下,但共产主义思想深入人心。黄开湘在斗争中成长,展现军事才能,担任上饶县苏维埃政府主席,为赣东北根据地建立立下汗马功劳。
不久,凭借武艺与指挥能力,他被调入赤色警卫团,任团长,正式加入工农红军。1929年,方志敏和黄开湘等人赴德兴县参加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。一路上穿越白区,众人伪装成樵夫以图蒙混过关。
行至白马岭时,反动靖卫团设哨拦路。初时还算顺利,但一名士兵认出方志敏,大喊:“是方志敏!”黄开湘迅速拔出腰间铁斧,迎面砍去,威慑敌军,成功击溃敌人,令其放下武器,顺利通过。黄开湘的铁斧技艺声名远扬,人们常将他与擅用大刀的许世友相提并论。
1933年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,赣北根据地形势较好,决定让赣北红十军携带物资南下支援中央苏区。黄开湘毅然接受命令,跪拜母亲后奔赴瑞金。抵达苏区后,周恩来、朱德等领导听闻“斧头将军”名号,热情欢迎他。
朱德担心黄开湘常以斧头肉搏太危险,便递给他一把枪,劝他用枪械战斗。黄开湘初见中央领导,虽平日豪爽,此刻也不好意思拒绝。朱德打趣说:“这德国货,从张辉瓒缴获的!”周恩来也劝他,于是他接下了枪。
随后,黄开湘在中央苏区任职,并进入红军学校学习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,他随部队踏上长征,任红一军团2师4团团长,杨成武任政委,两人性格相投,合作默契。
1935年5月底,红军抵达大渡河边,攻占安顺场码头,但因渡船不足和湍急水流,全军过河需耗费一个月。对岸军阀杨森集结数万兵力,蒋介石亲自指挥穷追猛打。红军唯一出路是攻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。
黄开湘、杨成武带领4团接令,需两天内急行160里(实际240里)夺桥。28日凌晨5点,暴雨泥泞中,他们翻山越岭,抵达桥边。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拆光,仅剩13根铁索横跨激流,桥下是能瞬间吞噬人的湍急水流。
敌军构筑碉堡,机枪环伺。4团到达即与敌交火,黄开湘组建突击队,顶着火力冲桥。战士们不惧生死,纷纷请求参加。最终22名勇士组成突
发布于:天津市长宏网配资-场外配资网站-重庆股票配资-好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